搜索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七夕情人节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7 13:0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4:31

七夕不是情人节,更不是中国的情人节

改革开放的头几年,西夷的一个节日,随着一阵海风吹遍了我国的街头巷尾,也吹进了年轻人的心里。小情人们在2月14日这一天,互相赠送鲜花、巧克力等礼物,以表达爱意,歌颂爱情;缅怀一位叫Valentine的修士,这一天就是Valentine's day,中文叫做“情人节”。

又过了几年,另外一个情人节悄悄走到人们中间,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传统节日,冷到人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是怎么延续至今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比如西方人的圣诞节亲友团聚,装饰圣诞树、扮圣诞老人。中国人春节也要亲友团聚,放炮仗、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那么七夕吃什么?不知道~~ 七夕有什么传统活动?还是不知道~~ 根据我从网上搜索,七夕有零星的庙会,但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参加过。这些零星的庙会,既不排斥情人,也和情人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说七夕是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使它延续至今的,应该是牛郎织女的传说。每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传说或典故,西洋的情人节也不例外。传说公元三世纪的罗马,有个国王,他为了保证兵源,竟然禁止国民结婚。西方的婚礼是由修士主持的,就在罗马的国都里,有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不顾国王的禁令,偷偷的为一对对小情侣举行结婚典礼。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罗马迅速传开,不幸的是,也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把修士打入天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遇害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位国王早已下了地狱,“人们再也记不得他的权杖与宝剑”,但人们将永远缅怀那位敢于对抗强权的修士,他的名字叫Valentine(瓦沦丁),2月14日是Valentine's Day,这一天渐渐成为今日的情人节。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情人节”的故事,我们的瓦沦丁在哪里?翻开我们的史书,谁是中国的瓦沦丁?有谁曾经为了爱情,对抗强权,甚至不惜性命?我想还是有的,只是人们并没有象罗马人那样同情他,而是把他忘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瓦沦丁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以我们的传统思想,谁去赞颂他?谁为他树碑立传?得到他帮助的人们,还不是纷纷向国王下跪磕头?他更可能被人们当作叛逆,一个人寂寞的死去,任凭坟上长满杂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谁会记得他?我们只会记得那位英明神武的国王,叱咤风云万人敬仰世代称颂。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情人节。

南朝梁文人沈约(公元441-513年)曾作过《织女赠牵牛》诗。同样是一千多年的时间,哪一朝哪一代把七夕当作情人节了?中国人哪一朝哪一代把追求爱情,追求个人幸福当作天经地义的事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七夕节没有情人之间互赠礼物的习俗,没有表达爱情的传统,即使那些零星的庙会,也是和西方情人节的习俗大相径庭,那庙会也不是婚友联谊会,可以说和情人没多大关系。七夕就是七夕,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但无情人节之实。Valentine's Day 为什么不叫“瓦沦丁之日”,而翻译成“情人节”?很简单,因为那就是情人过的节~

既然七夕自古不是情人节,也没有情人把它当作自己的节日,那么为什么近几年要把西方情人节的习俗生搬硬套到七夕节上呢?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把七夕改造成了所谓的情人节,也不想无端猜测人家都是别有用心。罗马出了一位流芳百世的修士,而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文明古国,却没有酝酿出一个中国自己的情人节。西方情人节承载了歌颂爱情,不畏强权追求幸福的精神。反映了罗马民间坚定的、正义的道德观,一千多年过去了,伟大国王的生日没有人记得,瓦沦丁修士的故事却世代传颂,成为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人们的节日。为什么中国没有?

我们是否该想一想,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传统尊重过爱情了吗?真的追求过幸福吗?中国的瓦沦丁,他真的存在吗?他可能做过什么呢?他的下场又怎么样?得到他帮助的人,感激过他吗?他真的一片纸,一块坟都没留下吗?

我们除了东施效颦,把本来不是情人节的七夕改造成瓦沦丁节,还会干什么?

附:七夕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苦命的放牛郎叫灵儿,有一天受“灰牛大仙”教唆,跑到茶豆架底下去*仙女洗澡。其中有个叫织女的特漂亮,绝对的天使的脸盘魔鬼身材。灵儿是个刚刚发育好的小伙子,那年头又没有贴图网站,也没有受过“坐怀不乱”等等先进事迹的教育,他能不动心吗?只看了一眼就死心塌地地爱上织女了。织女是个情窦初开的大姑娘,对灵儿这小帅哥也是一见钟情,没嫌弃他是个一穷二白肉身凡胎的放牛郎,俩人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这小两口成家以后恩恩爱爱,日子过的村里人都羡慕,还生了一对双胞胎。“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可怜第三年的七月七,祸从天降!天上有个恶霸的压寨夫人叫王母,这一天王母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下凡绑架了织女,往天上逃逸。灵儿就急眼了,带了俩孩子一路追了上来。王母遂使妖术划了一道银河,挡住了灵儿父子三人。从此好好的一家四口,就被王母无端给拆散了。恶霸玉皇知道了他老婆干了这么缺德冒烟的事,怕遭世人戳脊梁骨唾骂,决定每年七月七,招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一家人团聚一天。
七夕故事和风俗的时间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七夕故事所蕴含的意义,也不过是时令转换、秋天开始的消息,尽管有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七夕却初与爱情无关。七夕,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拉开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的戏剧永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秋风起兮,繁华落尽,万物萧条,令人黯然神伤,因此,七夕与其是情人的节日,不如说是一个伤情的日子,与其说是一个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日子,不如说是一个自古多情伤离别的日子。七夕非爱情的季节,因此,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并非一个吉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简书《日书甲种》就有以牛郎织女为占的条目,一条说:“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另一条说:“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可见,在古人心目中,七夕故事,对于爱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签”,是抽不得的。;

时下国人炒作七夕情人节概念,原因之一是为了和西方的情人节抗衡,用心可谓良苦,然而,把七夕当成情人节,可谓数典忘祖。本土意识为了回应外来冲击而“复兴”传统,却不得不参照外来文化而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因此反倒使“传统”成了外来文化的拙劣模仿。其实,中国原本是有自己的情人节的,它和西方的圣瓦伦丁节一样,不在秋天,而在春天。在古代,包括春分、花朝、春社、清明、上巳等等在内的春天节日,除了其特有的与农事、祭祀有关的仪式内容之外,无一不是风情摇曳的爱情节日,且不说自古以来那些在春天节日上吟唱的诗篇中流露出来的无边风月,翻翻宋明话本、元人戏文,那些多情的才子佳人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清明上巳、踏青游春的游戏场上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的。说到底,万物盛开、摇荡性灵的春天才是滋生爱情的季节。
http://gd.sohu.com/20040823/n221681850.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5:49

关于“七夕情人节的来历”: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7 17:23

农历七月七号。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